機體編號: RX-75 ( 日 ) ガンタンク (英) Guntank (港)中文譯名: 太空坦克
所屬組織: 地球聯邦軍
機體類型:炮擊戰用試作型MS
製造商:地球聯邦軍
初次配備:U.C. 0079
全長:
頭頂高:15.0米 全高:15.6米
重量:
本體重量:56.0噸 全備重量:80.0噸
機體設定:---
裝甲材質: 月神鈦合金(Lunar Titanium)
內部環境: 標準核心調節器系統
裝備及設計特徵: 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6000米
內部環境: ---
固定武裝: 肩部120mm低後座力加農炮(火藥式)×2;腕部40mm4連裝榴彈發射器×2
選用武裝: ---
選用手部武器: ---
遠程武器: ---
推進力: 88000KG
發電機出力: 878KW
加速度: 1.10G 地上速度:70千米/時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高達
本機是RX計劃中與RX-78等機體一起開發的長距離炮擊支援用MS,本來製造了數架,但由於夏亞對SIDE7的奇襲,使得本機僅剩下一架,隨後搬入強襲揚陸艦白色要塞,成為第十三獨立部隊的重要組成戰力之一。兩肩裝備的120mm火藥式低後座力加農炮的射程和威力都不錯,作為火力支援型機體,本機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機體編號: RX-77-2 ( 日 ) ガンキャノン (英) Guncannon (港)中文譯名: 雷射大砲
所屬組織: 地球聯邦軍
機體類型:炮擊戰用試作型MS
製造商:地球聯邦軍
初次配備:U.C. 0079
全長:
頭頂高:17.5米 全高:18.1米
重量:
本體重量:51.0噸 全備重量:70.0噸
機體設定:---
裝甲材質: 月神鈦合金(Lunar Titanium)
內部環境: 只容納駕駛員的標準核心調節器系統
裝備及設計特徵: 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6000米 180°姿勢變換所需時間:2.0秒
內部環境: ---
固定武裝: 頭部60mm火神炮×2;肩部240mm加農炮×2
選用武裝: 肩部飛彈發射器×2
選用手部武器: 專用光束步槍
遠程武器: ---
推進力: 2×22600KG+4×1650KG=51800KG
發電機出力: 1380KW
加速度: 0.74G 地上速度:78千米/時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高達
本機是RX計劃中與RX-78等機體一起開發的中距離支援炮擊用試作MS,與RX-78-2 高達、RX-75 鋼坦克同屬使用核心操作艙的同期開發產品。由於裝甲厚重,運動性能較RX-78差。在設計本機時,聯邦軍考慮到宇宙要塞的攻略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支援炮擊型MS在宇宙步兵以通常兵裝MS進行突入時予以火力支援,這個運用思想使得設計本機時以能承受敵彈攻擊的厚重裝甲和能進行制壓射擊的大火力為優先考慮目標。阿·巴瓦·庫會戰中,在支援炮火的協助下,相當多的陸戰部隊成功突入了要塞內部,證明本機的設計是非常成功的。
機體編號: RB-79 ( 日 ) ボール (英) Ball (港)中文譯名: 鐵球
所屬組織: 地球聯邦軍
機體類型:量產型機動艙(Moblie Pod)
製造商:地球聯邦軍
初次配備:U.C. 0079
全長:
全高12.8米
重量:
本體重量:17.2噸 全備重量:25.0噸
機體設定:---
裝甲材質: ---
內部環境: 標準式駕駛艙
裝備及設計特徵: 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4000米
內部環境: ---
固定武裝: 頭部120mm低後座力加農炮
選用武裝: ---
選用手部武器: ---
遠程武器: ---
推進力: 24000KG
發電機出力: 400KW
加速度: 0.96G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高達
本機為MS、戰艦的支援用機,是將宇宙作業用機「SP-W03」追加了裝甲及武器改造而成的小型MA。機體上只裝備了「RX-75」用120mm低後座力加農炮一部。單體作戰能力極為低下,但是本機與RGM-79 吉姆協同作戰時的效果反而相當不錯,又因為製造成本相當低廉,所以聯邦軍將本機大量生產並配備。由於性能不佳且很難操縱,本機在駕駛員中口碑不佳,有「鐵棺材」的「美譽」,誰如果抽中了鐵球就趁早寫遺書吧。
機體編號: RGM-79 ( 日 ) ジム (英) GM (港)中文譯名: 吉姆
所屬組織: 地球聯邦軍
機體類型:泛用量產型MS
製造商:地球聯邦軍
初次配備:U.C. 0079
全長:
頭頂高:18.0米 全高:18.5米
重量:
本體重量:41.2噸 全備重量:58.8噸
機體設定:---
裝甲材質: 鈦合金(鈦/陶瓷複合材料)
內部環境: 標準式駕駛艙
裝備及設計特徵: 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6000米 180°姿勢變換所需時間:1.6秒
內部環境: 只容納駕駛員的標準核心調節器系統
固定武裝: 光束軍刀×1,額定輸出功率0.38MW;頭部60mm火神炮×2
選用武裝: ---
選用手部武器: 光束手槍;專用盾牌;90mm機關鎗
遠程武器: ---
推進力: 24000KG×2+3750KG×2=55500KG
發電機出力: 1250KW
加速度: 0.94G 地上速度:102千米/時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高達
本機是利用RX計劃所得到的技術而開發的聯邦軍最初的MS,「GM」是「GUNDAM Massproduction」的縮寫,是RX-78 GUNDAM的簡易生產機。一年戰爭後期開始大量生產本機,而為了能節省成本,刪除了複雜的核心戰鬥機機制,裝甲廉宜化(材料劣質化)。由於要趕及戰事,粗劣的簡化使性能和RX-78相差甚遠,前期量產的42架機體故障頻生,後期量產的288架情況略有好轉。優點在於繼承了RX-78的實戰數據,就算是沒經驗的駕駛員也能有效地操控。配備低出力的光束手槍,光束劍等。 由於性能的相對低下,吉姆的真正價值往往要在以小隊為單位以上的集團戰鬥中才能發揮出來。一般以三機為一小隊、以十二小隊編成一中隊單位的基本戰鬥隊型。交戰時,多以一中隊與10至20小隊的鐵球混合編隊協同作戰,接近戰由GM應付,而鐵球則以中、長距離作炮擊支援。雖然這兩種兵器都不及敵方,但都以數量補足。 大戰後期,由本機型所衍生的更強化的改良型相繼開發成功,成為聯邦軍的絕對主力。吉姆系列所發揮的「人」海戰術屢屢成為聯邦軍勝利的保證。一年戰爭結束後,聯邦軍對本機進行了進一步的檢討,修正了大量設計上的毛病,作為次世代MS主力新型的衍生機體也持續開發著,使本機終於成為對後世量產MS影響深遠的重要機種。
機體編號: RX-78-2 ( 日 ) ガンダム (英) GUNDAM (港)中文譯名: 高達
所屬組織: 地球聯邦軍
機體類型:泛用多目的試作型MS
製造商:地球聯邦軍
初次配備:U.C. 0079
全長:
頭頂高:18.0米 全高:18.5米
重量:
本體重量:43.4噸 全備重量:60.0噸
機體設定:---
裝甲材質: 月神鈦合金(Lunar Titanium)
內部環境: 標準式駕駛艙
裝備及設計特徵: 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5700米180°姿勢變換所需時間:1.5秒(使用磁氣覆膜技術後需1.1秒)
內部環境: 只容納駕駛員的標準核心調節器系統
固定武裝: 光束軍刀×2,額定輸出功率0.38MW;頭部60mm火神炮×2
選用武裝: ---
選用手部武器: 專用光束步槍;超級火箭筒;高達錘;超級錘;Super-Napalm;Beam javelin(光束芧) ;專用盾牌
遠程武器: ---
推進力: 24000KG×2+3750KG×2=55500KG
發電機出力: 1380KW
加速度: 地上速度:165千米/時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高達
本機就是在因緣際會之下由阿姆羅駕駛而在GUNDAM歷史上留下赫赫之名的初代高達,一提到「高達」這個詞,大家首先聯想起的想必也是它。本機是V計劃裡RX-78系列的二號機,也是GUNDAM史上第一次MS戰的參與者,並在一年戰爭中後期創造了奇跡般的戰果,被吉恩軍駕駛員稱為「白色惡魔」;然而本機得以稱為「最強」的最大原因,卻是駕駛員阿姆羅·雷的NT能力在戰場上的充分運用。本機在阿·巴瓦·庫會戰中與夏亞所駕駛的MSN-02 吉恩號交戰時雙雙被毀。
機體編號: MS-05 ( 日 ) ザクⅠ (英) ZakuⅠ (港)中文譯名: 扎古Ⅰ
所屬組織: 自護軍
機體類型:泛用量產型機動戰士
製造商:吉恩尼克公司
初次配備:U.C. 0075
全長:
頭頂高:17.5米
重量:
本體重量:50.3噸 全備重量:65.0噸
機體設定:---
裝甲材質: 超高張力鋼(超硬鋼合金)
內部環境: 未完成型標準式駕駛艙
裝備及設計特徵: 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2900米 180°姿勢變換所需時間:2.9秒
內部環境: ---
固定武裝: ---
選用武裝: ---
選用手部武器: 105mm機槍,彈鼓供彈,100發1彈鼓,備用彈鼓收納於後方裙甲上;120mm機槍,彈鼓供彈,100發1彈鼓,備用彈鼓收納於後方裙甲上;280mm火箭筒,4發1彈艙,收納於後腰裝甲上;熱能斧,收納於側面裙甲上
遠程武器: ---
推進力: 899KW 扎古Ⅰ(後期生產型)
發電機出力: 2×19500KG+2×850KG=40700KG 扎古Ⅰ(後期生產型)
加速度: 0.63G 地上速度:65千米/時 扎古Ⅰ(後期生產型)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高達
U.C.0074年2月,MS-05完成,並被正式命名為扎古(ザク)。MS-05在MS-04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動力、制御關聯的系統全部實現了內裝;機體採用了新型的ZAS-MI8A引擎(05型後期採用了更新式的ZAS-MI8B型引擎)。MS-05的駕駛艙設置在機體的重心附近,由於開發出了高性能電腦,因此只需一名駕駛員便可完成全部的操作;出於密封的需要,駕駛艙內沒有任何窗口,駕駛員只能依靠電視屏幕來進行具體的操作。除了電視攝像系統,設計人員還在機體頭部的「單眼」內設置了激光及紅外線探測系統,機體其他部分也安裝了12架輔助攝像機,保證了能向駕駛艙內提供全周天視野。本機具有在米諾夫斯基粒子散佈區域靠著有效視野作戰的特徵,這成為之後開發的所有機動戰士的設計原點。泛用性高、具備量產性,機動戰士的有效性都在這部機體上展現了出來。它的出現,為「巨炮大艦」的時代劃上了終焉的句號。同年5月,MS-05的實戰式樣量產機完工,番號為MS-05A,名稱為扎古Ⅰ。MS-05A屬於初期先行試作量產型,因此總共只生產了27架,全部配備到了基茜莉亞·扎比上校直轄的教導機動大隊(3機1小隊,9機1中隊,27機正好是1個大隊的編制)。由於是將試作機予以量產化,為了降低成本,對機體的裝備進行了簡化,採用的武器也有所不同,以熱能斧、105mm扎古機槍和240mm扎古火箭炮為主。在魯姆會戰中因擒獲了雷維爾而名揚天下的「黑色三連星」最初駕駛的機體即是本型機。U.C.0075年5月,以MS-05A所獲得的數據為基礎進行改良的MS-05B 扎古Ⅰ完工。從外觀上看,本機與MS-05A最大的區別是胸部裝甲的形狀。U.C.0077年10月,本機開始大規模量產,至大戰結束為止,共生產了793架,絕大多數配給了教導機動大隊使用,是一年戰爭初期的主力MS,通稱為「舊扎古」。本機的最大缺陷,則是由於動力管內藏而導致出力不高。此機種比初期生產型的綜合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裝備方面有105mm機關炮、280mm核彈頭火箭筒、熱能斧。還裝備有用於接近戰用的盾。因為此時聯邦還沒有機動戰士,所以不考慮加強它在格鬥戰方面的實力。